欢迎访问大连海事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网站!

辽宁省大连海事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章程

第一章 总则

  1. 本基金会的名称是大连海事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

  2. 本基金会属于非公募基金会。

  3. 本基金会的宗旨:海纳百川,聚沙成塔,全面支持和推动大连海事大学的事业发展。致力于加强大连海事大学与社会各界的交流合作,推动大连海事大学人才培养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事业的发展。本基金会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遵守社会道德风尚。

  4. 本基金会的原始基金数额为人民币二百万元,来源于发起人自有资金。

  5. 本基金会的登记管理机关是辽宁省民政厅,业务主管单位是辽宁省教育厅。本会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的规定,设立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开展党的活动,为党组织的活动提供必要条件。

  6. 本基金会的住所为辽宁省大连市凌海路1号。

    第二章 业务范围

  7. 本基金会公益活动的业务范围。

    (一)扶植学校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和重点课程的建设

    (二)设立奖学金、奖教金、助学金等对优秀的学生和教师进行奖励和资助

    (三)支持学校人才引进,吸引国内外优秀学者、专家到学校进行讲学或任教

    (四)吸引国内外高水平教育、研究机构与本校开展合作交流;

    (五)支持学校校园建设与改造,更新教学和科研设施;

    (六)资助优秀教师及在校学生出国交流、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以及发表高水平论文和出版学术专著;

    (七)资助召开高层次国际学术会议;

    (八)资助辽宁省贫困学生;

    (九)其他捐助者明示的、符合本基金会宗旨和不违背国家法律法规与政策规定的用途。

    第三章 组织机构、负责人

  8. 本基金会由 22 名理事组成理事会,并聘请名誉理事若干。

    本基金会理事每届任期为5年,任期届满,连选可以连任。

  9. 理事的资格:

    (一)拥护本基金会章程,热心社会公益事业

    (二)有加入本基金会的意愿

    (三)为本会捐款超过100万元人民币(含100万元)或在本基金会业务(行业、学科)领域内具有一定影响

  10. 理事的产生和罢免:

    (一)第一届理事由业务主管单位、主要捐赠人、发起人分别提名并共同协商确定。

    (二)理事会换届改选时,由业务主管单位、理事会、主要捐赠人共同提名候选人并组织换届领导小组,组织全部候选人共同选举产生新一届理事。

    (三)罢免、增补理事应当经理事会表决通过,报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

    (四)理事的选举和罢免结果报登记管理机关备案。

    (五)具有近亲属关系的不得同时在理事会任职。

  11. 理事的权利和义务:

    (一)享有本基金会的选举权、被选举权和表决权;

    (二)享有对本基金会工作的批评建议权和指导权;

    (三)参加基金会理事会议,执行理事会决议;

    (四)履行职责,切实维护本基金会的合法权益;

    (五)保证捐赠资金的合法使用和基金的保值增值;

    (六)参加本会活动,完成本会交办的工作。

  12. 本基金会的决策机构是理事会。理事会行使下列职权:

    (一)制定、修改章程;

    (二)选举、罢免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

    (三)决定重大业务活动计划,包括资金的募集、管理和使用计划;

    (四)年度收支预算及决算审定;

    (五)制定内部管理制度;

    (六)决定设立办事机构、分支机构、代表机构;

    (七)决定由秘书长提名的副秘书长和各机构主要负责人的聘任;

    (八)听取、审议秘书长的工作报告,检查秘书长的工作;

    (九)决定基金会的分立、合并或终止;

    (十)决定其他重大事项。

  13. 理事会每年召开至少2次会议。理事会会议由理事长负责召集和主持。

    有1/3理事提议,必须召开理事会会议。如理事长不能召集,提议理事可推选召集人。

    召开理事会会议,理事长或召集人需提前3日通知全体理事、监事。

  14. 理事会会议须有2/3以上理事出席方能召开;理事会决议须经出席理事过半数通过方为有效。

    下列重要事项的决议,须经出席理事表决,三分之二以上通过方为有效:

    (一)章程的修改;

    (二)选举或者罢免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

    (三)章程规定的重大募捐、投资活动;

    (四)基金会的分立、合并。

  15. 理事会会议应当制作会议记录。形成决议的,应当当场制作会议纪要,并由出席理事审阅、签名。理事会决议违反法律、法规或章程规定,致使基金会遭受损失的,参与决议的理事应承担责任。但经证明在表决时反对并记载于会议记录的,该理事可免除责任。

  16. 本基金会设监事 3 名。监事任期与理事任期相同,期满可以连任。

  17. 理事、理事的近亲属和基金会财会人员不得任监事。

  18. 监事的产生和罢免:

    (一)监事由主要捐赠人、业务主管单位分别选派;

    (二)登记管理机关根据工作需要选派;

    (三)监事的变更依照其产生程序。

  19. 监事的权利和义务:

    监事依照章程规定的程序检查基金会财务和会计资料,监督理事会遵守法律和章程的情况。

    监事列席理事会会议,有权向理事会提出质询和建议,并应当向登记管理机关、业务主管单位以及税务、会计主管部门反映情况。

    监事应当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基金会章程,忠实履行职责。

  20. 在本基金会领取报酬的理事不得超过理事总人数的1/3。监事和未在基金会担任专职工作的理事不得从基金会获取报酬。

  21. 本基金会理事遇有个人利益与基金会利益关联时,不得参与相关事宜的决策;基金会理事、监事及其近亲属不得与基金会有任何交易行为。

  22. 理事会设理事长、副理事长和秘书长,从理事中选举产生。

  23. 本基金会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一)在本基金会业务领域内有较大影响;

    (二)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最高任职年龄不超过70周岁,秘书长为专职;

    (三)身体健康,能坚持正常工作;

    (四)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24.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员,不能担任本基金会的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

    (一)属于现职国家工作人员的;

    (二)因犯罪被判处管制、拘役或者有期徒刑,刑期执行完毕之日起未逾5年的;

    (三)因犯罪被判处剥夺政治权利正在执行期间或者曾经被判处剥夺政治权利的;

    (四)曾在因违法被撤销登记的基金会担任理事长、副理事长或者秘书长,且对该基金会的违法行为负有个人责任,自该基金会被撤销之日起未逾5年的。

  25. 担任本基金会理事长、副理事长或者秘书长的香港居民、澳门居民、台湾居民以及外国人,每年在中国内地居留时间不得少于3个月。

  26. 本基金会的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每届任期5年,连任不超过两届。因特殊情况需超届连任的,须经理事会特殊程序表决通过,报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并经登记管理机关批准同意后,方可任职。

  27. 本基金会理事长为基金会法定代表人。本基金会法定代表人不兼任其他组织的法定代表人。

    本基金会法定代表人应当由中国内地居民担任。

    本基金会法定代表人在任期间,基金会发生违反《基金会管理条例》和本章程的行为,法定代表人应当承担相关责任。因法定代表人失职,导致基金会发生违法行为或基金会财产损失的,法定代表人应当承担个人责任。

  28. 本基金会理事长行使下列职权:

    (一)召集和主持理事会会议;

    (二)检查理事会决议的落实情况;

    (三)代表基金会签署重要文件;

    (四)决定其他重大事项。

    本基金会副理事长、秘书长在理事长领导下开展工作,秘书长行使下列职权:

    (一)主持开展日常工作,组织实施理事会决议;

    (二)组织实施基金会年度公益活动计划;

    (三)拟订资金的筹集、管理和使用计划;

    (四)拟订基金会的内部管理规章制度,报理事会审批;

    (五)协调各机构开展工作;

    (六)提议聘任或解聘各机构主要负责人,由理事会决定;

    (七)决定各机构专职工作人员聘用;

    (八)章程和理事会赋予的其他职权。

    第四章 财产的管理和使用

  29. 本基金会为非公募基金会,本基金会的收入来源于:

    (一)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自愿捐赠;

    (二)投资收益;

    (三)其他合法收入等。

  30. 本基金会接受捐赠,应当遵守法律法规,符合章程规定的宗旨和公益活动的业务范围。

  31. 本基金会的财产及其他收入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个人不得侵占、私分、挪用。

  32. 本基金会根据章程规定的宗旨和公益活动的业务范围使用财产;捐赠协议明确了具体使用方式的捐赠,根据捐赠协议的约定使用。

    接受捐赠的物资无法用于符合本基金会宗旨的用途时,基金会可以依法拍卖或者变卖,所得收入用于捐赠目的。

  33. 本基金会财产主要用于:

    (一)扶植学校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和重点课程的建设;

    (二)设立奖学金、奖教金、助学金等对优秀的学生和教师进行奖励和资助;

    (三)支持学校人才引进,吸引国内外优秀学者、专家到学校进行讲学或任教;

    (四)吸引国内外高水平教育、研究机构与本校开展合作交流;

    (五)支持学校校园建设与改造,更新教学和科研设施;

    (六)资助优秀教师及在校学生出国交流、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以及发表高水平论文和出版学术专著;

    (七)资助召开高层次国际学术会议;

    (八)资助辽宁省贫困学生;

    (九)其他捐助者明示的、符合本基金会宗旨和不违背国家法律法规与政策规定的用途;

    (十)开展基金会日常工作。

  34. 本基金会的重大投资活动是指对外投资额在人民币50万元(含)以上的投资活动。

  35. 本基金会按照合法、安全、有效的原则实现基金的保值、增值。

  36. 本基金会每年用于从事章程规定的公益事业支出,不得低于上一年基金余额的8%。

    本基金会工作人员工资福利和行政办公支出不超过当年总支出的10%。

  37. 本基金会开展公益资助项目,应当向社会公开所开展的公益资助项目种类以及申请、评审程序。

  38. 捐赠人有权向本基金会查询捐赠财产的使用、管理情况,并提出意见和建议。对于捐赠人的查询,基金会应当及时如实答复。

    本基金会违反捐赠协议使用捐赠财产的,捐赠人有权要求基金会遵守捐赠协议或者向人民法院申请撤销捐赠行为、解除捐赠协议。

  39. 本基金会可以与受助人签订协议,约定资助方式、资助数额以及资金用途和使用方式。

    本基金会有权对资助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受助人未按协议约定使用资助或者有其他违反协议情形的,本基金会有权解除资助协议。

  40. 本基金会应当执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依法进行会计核算、建立健全内部会计监督制度,保证会计资料合法、真实、准确、完整。

    本基金会接受税务、会计主管部门依法实施的税务监督和会计监督。

  41. 本基金会配备具有专业资格的会计人员。会计不得兼出纳。会计人员调动工作或离职时,必须与接管人员办清交接手续。

  42. 本基金会每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为业务及会计年度,每年3月31日前,理事会对下列事项进行审定:

    (一)上年度业务报告及经费收支决算;

    (二)本年度业务计划及经费收支预算;

    (三)财产清册(当年度捐赠者名册及有关资料)。

  43. 本基金会进行年检、换届、更换法定代表人以及清算,应当进行财务审计。

  44. 本基金会按照《基金会管理条例》规定接受登记管理机关组织的年度检查。

  45. 本基金会通过登记管理机关的年度检查后,将年度工作报告在登记管理机关指定的媒体上公布,接受社会公众的查询、监督。

    第五章 终止和剩余财产处理

  46. 本基金会有以下情形之一,应当终止:

    (一)完成章程规定的宗旨的;

    (二)无法按照章程规定的宗旨继续从事公益活动的;

    (三)基金会发生分立、合并的。

  47. 本基金会终止,应在理事会表决通过后15日内,报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经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后15内,向登记管理机关申请注销登记。

  48. 本基金会办理注销登记前,应当在登记管理机关、业务主管单位的指导下成立清算组织,完成清算工作。

    本基金会应当自清算结束之日起15日内向登记管理机关办理注销登记;在清算期间不开展清算以外的活动。

  49. 本基金会注销后的剩余财产,应当在业务主管单位和登记管理机关的监督下,通过以下方式用于公益目的:

    (一)由本基金会按照原章程精神,专款专用

    (二)将剩余财产转入同类教育基金会。

    无法按照上述方式处理的,由登记管理机关组织捐赠给与本基金会性质、宗旨相同的社会公益组织,并向社会公告。

    第六章 章程修改

  50. 本章程的修改,须经理事会表决通过后15日内,报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经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后,报登记管理机关核准。

    第七章 附则

  51. 本章程经 2020 年理事会表决通过。

  52. 本章程的解释权属于理事会。

本章程自登记管理机关核准之日起生效。

 



大连海事大学版权所有All right by Dalian Maritime University辽ICP备05001354

总会地址:大连海事大学大连市凌海路1号海大展馆
办公室电话:0411-84723395 0411-84723392
联系邮箱:dlmubl@126.com